德国驻德黑兰大使馆,德国大使见到了巴列维二世,首接命令左右的卫兵退了出去,自己和巴列维二世单独聊。
“好久不见,亲爱的巴列维陛下,您还是这么充满活力,看来您前天与元首的会面非常不错。”
“有劳您挂念了,贝希托尔先生,今天的会谈还是有关德国伊朗联合石油公司的事情,从1953年拖到现在,也己经九年了,我们是时候终结这场美好的合作吧,伊朗需要把石油公司收归国有,这是我最后的提醒。”
皇帝不打算与眼前的人废话,毕竟只要等到德国的元首去世,他马上会把这个烦人的大使扔到波斯湾去喂鱼。
“陛下,我想我们应该继续这场美丽的合作,毕竟这场合作对德伊两国都有好处,我想陛下您也知道,您的摩萨台首相是怎么被政变推翻的,我想您不想重蹈覆辙。”
“对,所以我这次选择了拿枪来,哦,对了,提醒你一下,我没和你们的元首会晤,因为遇刺的事情,他现在己经在病床上无法醒来,一场大动乱将席卷德国,所以我希望您识相一点,没有本土的支持,你算什么东西?
你们的教育体系没教过你们一件事吗?
祖国统一和强大是外交官在国外嚣张的前提。”
巴列维二世突然拔出枪对准了贝托希尔:“大使阁下,所以我希望你在这张纸上签字把德国伊朗石油公司的德国股份比例重新调整,伊朗政府占据70%,德国政府占据30%,这样的话,我们才能继续这段美好的合作。”
巴列维当然不想把德国人给逼死,德国的混乱只是一时的,只要德国人缓过劲,就算是十个伊朗也打不过德国人,还不如就此罢休,拿到足够的好处就停手。
贝托希尔也知道元首的遇刺会带来的后患,也许德国会爆发内战,而这场内战不知何时才会结束,算了反正伊朗天高皇帝远,本土的那群腐败分子发现异样的时候都不知道过了多久,能给帝国保留30%的石油股份己经不错了。
如果自己不签,自己的小命估计也得没,并且这个伊朗的皇帝有这个胆子用枪指着自己这个德国大使,说明他己经做足了准备,并且和美国或者日本,要么就是意大利己经打好了关系,为了避免伊朗倒向任意一方,他必须代表帝国做出妥协。
“陛下我签字,但我有一个条件,保证所有在伊朗的德国人财产安全和人身安全。”
贝托希尔像认命那样提出了自己最后的条件。
“放心,帝国不会把屠刀伸向普通人,但我也有一个问题贝托希尔大使,贵国的戈林元帅是不是在调集德国在全世界的驻军回去协助他准备接下来的内战?”
贝托希尔心中一惊,不是戈林那蠢货做的这么明显吗?
他把专员辖区的国防军调回去打内战还嫌不够,还把德国在全世界各国的驻军都调回去了,看来德国会爆发内战这件事还真瞒不住了。
“是的,这是一场无法避免的内战,所以我恳求陛下您仁慈的胸怀来庇护在伊朗的德国人,等到内战结束再让我们回去。”
“好,我答应您贝托希尔大使,那么我们今天的会谈还是很顺利的,以后我还是带着枪来找你吧。”
皇帝半开玩笑的说道。
“随便吧,只要您别走火就行。”
贝托希尔无奈的笑道,眼下的德国大使馆也就门口那两个年过50的老国防军了,原先在伊朗维护石油公司安全的德国驻军都被戈林这头猪给调回去打内战了,不然自己也不用这么忍气吞声。
巴列维二世出了大使馆,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这是他自登基以来最爽的一刻,在这一刻,他仿佛成了真正的皇帝。
英国人,苏联人,德国人都将离开伊朗这片土地,而他巴列维则将成为真正的万王之王。
上了车,巴列维二世嘱托阿拉姆:“你一会儿去石油公司总部,告诉我们的负责人让他们去接手德国人的部门,如果德国人拒绝的话,尽可能的调节,没必要使用武力,我们还需要他们的技术人才,告诉他们的那些技术人才,如果愿意伊朗政府将用他们两倍的薪资来聘请他们。”
“好,陛下,我会去转达的,该带您去见安娜女士了,提前祝您今天晚上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