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大海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畅销小说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畅销小说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朱棣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网文大咖“朱棣”大大的完结小说《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是很多网友加入书单的一部军事历史,反转不断的剧情,以及主角朱棣徐妙云讨喜的人设是本文成功的关键,详情:坏消息:我穿越了好消息:穿越成爽文男主,大明燕王judy劲爆消息:我公开喊出争储夺嫡我爹,老朱更劲爆:“贬为庶人!逐出族谱!给他十亩地,一间泥坯屋!子承父业,给咱做农民去!”……我,农民Judy!开局十亩地……......

主角:朱棣徐妙云   更新:2024-08-24 08:43: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棣徐妙云的现代都市小说《畅销小说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由网络作家“朱棣”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网文大咖“朱棣”大大的完结小说《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是很多网友加入书单的一部军事历史,反转不断的剧情,以及主角朱棣徐妙云讨喜的人设是本文成功的关键,详情:坏消息:我穿越了好消息:穿越成爽文男主,大明燕王judy劲爆消息:我公开喊出争储夺嫡我爹,老朱更劲爆:“贬为庶人!逐出族谱!给他十亩地,一间泥坯屋!子承父业,给咱做农民去!”……我,农民Judy!开局十亩地……......

《畅销小说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精彩片段


一辆十分普通的马车,低调靠近江宁县城。

马车内。

太子、太子妃常氏一言不发。

“要不,我们先去土桥村,看看四弟和妙云过的怎么样,折返回来,再来看望舅舅?”某刻,太子妃突然开口,打破安静。

朱标诧异看去,好一会儿才反问:“你不怨恨老四?”

常氏顿时笑了,“怨恨什么呀?”

“首先,是舅舅紧咬着四弟不放。”

“其次,我了解舅舅,他这个人毛病虽然多,此败,也会耿耿于怀,可能一辈子都过不去这个坎,一辈子记恨针对四弟,要找回丢掉的面子。”

“但他绝不容许,别人替他挽尊。”

“在他看来,别人替他出头,才是对他最大的羞辱。”

朱标笑着,鼓励道:“继续说说,就我们夫妻二人,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说。”

“那我可真说了。”

常氏颇有些将女之姿,飒爽道:“父皇狠心把四弟贬为庶民。”

“纵容众人针对四弟。”

“是保护你,也是保护其他皇子。”

……

“舅舅、吕本,乃至所有支持你的朝臣,都在或明或暗针对四弟。”

“其他人,只是没舅舅做的明显罢了。”

“他们踩四弟,一方面是不放心四弟,另一面,是通过针对四弟,做给其他皇子看。”

“他们这么做,即是对你的忠心,也是出于自身利益考量。”

“你很为难。”

“你相信四弟,但你也不能太苛责舅舅他们,毕竟,他们都是为了你,太苛责,寒了臣子之心。”

……

朱标很惊讶。

自从嫁给他做太子妃,妻子从未对朝中事务,发表过任何言论。

除了为他生儿育女。

就是东宫内部事务都很少插手。

除了少数特别重要的事情,会亲自过问,很多事都大度的放权交给侧妃吕氏处理。

而她自己,有时间,宁愿去东宫演武场,舞刀弄枪。

实话实说,对待发妻,他更多是出于丈夫的责任,以及对已故开平王,岳父常遇春的尊重。

要真说感情,或许还不如,他对侧妃吕氏。

他这个太子,虽然没有父皇的猜忌。

可他想做个好太子。

而父皇和朝臣,关于如何治国,理念冲突很大,很尖锐。

他夹在中间,想让父皇满意,想让朝臣满意,很难,压力很大。

吕氏温柔、善解人意、书香门第出身,会说话,总能开解他,为他缓解压力。

久而久之,虽然行为上,他从未做那种宠妾灭妻之事,处处尊重发妻,感情上却不可避免,偏向吕氏。

这次支持他的朝臣,和四弟的冲突。

侧妃吕氏,都站在朝臣这边,无法像以前一样,开解他。

往日,从不发表意见,也从未知冷知热,善解人意,开解他的发妻,却一鸣惊人!

一番话,让他豁然开朗!

朱标伸手,握住常氏的手,笑着问:“你呢?信四弟吗?”

常氏低头看了眼,朱标主动伸来的手,飒爽道:“信啊!”

“谁争储夺嫡,喊得震天响,却从未做过什么?”

“我看历史上,争储夺嫡的皇子,大多是秘密阴谋行事,做着夺嫡之事,却从未说过夺嫡之言。”

“只有四弟,光喊口号,不做事。”

“父亲在世时就说,不要看一个人说了什么,要看他做了什么。”

“何况,就算四弟真有夺嫡之心,四弟的所作所为也是光明正大的君子之争。”

“君子之争,没有私怨,只是理想抱负之争。”

“我们可以和四弟,光明正大君子之争!”

“平日里,你不方便来看四弟,正好借这个机会去看看,我也想去看看妙云,看看四弟能不能养活好妙云。”

“我不如你!”朱标另一只手轻轻拍拍常氏的手背,感慨一句,顿时轻松笑了。

常氏扭头,顺着车帘被风刮起的缝隙,看向外面,唇角挂着微笑。

欣赏看着常氏的侧脸,朱标突然笑了。

笑以前太不细心。

不,不是不够细心,是没有一双,善于发现,善于洞察的眼睛!

妻子不在乎东宫那些琐碎事。

不像侧妃吕氏,那么知冷知热,温柔,能开解他。

还喜欢舞刀弄枪。

不是不够贤惠,是胸襟大。

在一个胸襟很大的人眼中,很多事情,都不值得争啊抢啊!

东宫琐碎事,知冷知热,吕氏想做且能做好,她便大度的交给吕氏。

笑着看了眼常氏,朱标冲外面开怀喊道:“去土桥村!”

……

土桥村。

通过问路。

马车来到朱棣的篱笆小院外。

朱标先下车,转身扶常氏。

常氏笑笑,把手搭在朱标胳膊上,轻轻一跃,稳稳站在朱标身边。

两人站在篱笆小院外打量着……

小院内,干净的连一片枯叶,一根杂草都没有。

小屋西侧栽种着一棵杏树,杏树已经冒出了紫黑色,密集的小包。

或许,一夜春风醒来后,杏花就会压弯枝头。

各种农具,条理有序,整整齐齐摆放在西侧。

东侧牛棚,大黄和小黑看到陌生人,齐齐转头看来。

“好整洁!这是妙云打理的嘛?”认真观察后,常氏忍不住惊呼。

朱标推开篱笆小门,笑着说:“肯定有妙云的功劳,不过根据锦衣卫汇总的消息显示,四弟住进来,就开始认真打理经营这个小家。”

两人说着,来到门外。

看着上了锁的门,相互对视,不由有些失望。

朱标指了指窗户,“或许窗户没关。”

快步走到窗户前,伸手推了推,果然,窗户没有从里面插住。

常氏忙走过去。

夫妻二人爬在窗口,打量小屋。

“屋顶的席子是老四编的,手艺还挺好!”

“还有这墙壁,锦衣卫汇报,也是老四筛选细泥,亲手粉刷的。”

“快看,妙云和四弟,竟然把被子叠成豆腐块一样!”

“还有这窗户……”

透过窗户,仔细参观小屋后,常氏再次打量满满烟火气,却又整洁的小院,感慨道:“特别温馨,四弟和妙云肯定过的特别开心。”

“我有些羡慕妙云和四弟,如果我们做农民,怕是无法把日子,过成他们这么温馨吧?”

朱标毫不避讳,笑着点头承认,他做不到。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原来诗中的浪漫主义,真的可以现实中实现。”朱标打量着小院,羡慕感慨道。

“你们是什么人?”就在此时,几个婶子经过,看到二人戒备质问。

朱标笑着走过去,解释道:“我们是徐大丫娘家人。”

朱棣在土桥村,自己编造的身世,锦衣卫也有汇报。

朱标也知道。

“原来是大丫的娘家人!”婶子们顿时热情起来。

大丫?

噗!

常氏听到徐妙云现在的名字,忍不住笑了,迫不及待追问:“大丫和四郎呢?大丫过的好吗?他们结婚后生活幸福吗?”

“这您可问对人了!”

“对对对,村儿里俺们最清楚,四郎和大丫了!”

……


马秀英土桥村之行,虽然很低调。

可宫内就没有秘密。

马车尚未出皇城,消息已经在六部传开。

百官议论纷纷。

“陛下准许皇后去土桥村,还带着年纪大点的皇子皇女,这是要给皇子皇女们上课!”

“陛下对太子的支持,真是坚定不移呀!”

“如今看起来,洪武朝是没机会,通过选择潜邸之龙,搏一个荣华富贵了,只能把宝,毫不动摇押在太子身上了。”

“可大家都押宝太子,收益太少,我等何时才有出头之日?哎……罢了罢了!”

“太好了!谁都无法动摇太子爷的地位!”

“可不!眼下可是春耕时间,朱四郎做农民,最难的一关!让皇子们亲眼看到朱四郎的下场,他们还敢对储君之位,动小心思?”

“真想亲自去看一眼,朱四郎牵牛耕地的狼狈模样!”

“诸位,诸位,我提议,为了太子爷,下朝后,我等去痛饮一杯!”

“这个提议好!”

……

支持朱标的人欣喜若狂。

一些打算选择潜龙押宝,搏一个荣华富贵的朝臣,唉声叹息,彻底死心。

六部各级官员的反应,很快被朱元璋安插的人,汇总起来,送到御书房案头。

御书房。

看完各级官员,三三两两凑在一起,私议的内容后……

朱元璋唇角得意微扬。

身子向后靠在椅子上,仰头,笑看屋顶,威严俯视的纯金龙首。

“咱没错!”自言自语说着,朱元璋笑容消失,脸色刚毅。

事实证明,他贬老四为庶民,逐出族谱没错!

扼杀皇子们的小心思,还需要看看。

但朝臣的思想,已经先一步统一了!

历朝历代,朝臣站队,分派系支持不同的皇子,参与夺嫡。

其实,都和一个‘利’字密切关联!

都是想搏一个立竿见影的荣华富贵!

在他的扶持安排下,标儿的支持者很多,地位看似很牢固。

从未有人,明着反对标儿。

可越是如此,存小心思的人越多,只是没表现出来罢了。

因为标儿的地位越牢固,就意味着,支持标儿是锦上添花,将来的收益太小!

很多底层官员,晋升太慢太难。

就盼着,大明像其他朝代,皇子纷纷跳出来夺嫡。

他们则选择看好的皇子,支持夺嫡。

成,则可在胜利后,封侯拜相!

一步登天!

历史上,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啊!

而他……

不过小施手段。

牺牲掉一个儿子的人生。

保护了其他孩子。

还顺便扼杀了臣子的小心思,实现了立储思想的高度统一!

“咱没错!”

“这样做,值得!”

朱元璋眼神刚毅的和龙目对视,唇角颤抖着,语气格外坚定,喃呢着。

……

皇觉寺。

大明历史上,绕不过的一座寺庙。

于朱元璋有救命之恩。

朱樉、朱棡奉命回凤阳祖宗肇基之地历练。

抵达后,第一时间,就代表朱元璋来皇觉寺布恩。

并且按照朱元璋的吩咐,下榻皇觉寺三日,代朱元璋礼佛。

晋王朱棡下榻厢房内。

“你到底是什么人!想做什么!”朱棡眼神犀利盯着眼前的和尚。

这和尚,自称道衍,挂单寄宿皇觉寺,却假借送茶,闯入他的房间。

还说些有的没的。

主要是旁敲侧击。

老四那番夺嫡言论。

这可是朝廷最禁忌的话题!

何况对方还是一个本该不问世俗的和尚!

面对质问,道衍唇角微微上扬,笑着,从容转动佛珠,“贫僧道衍,精通儒释道三教。”

“洪武八年,陛下下诏精通儒道的僧人赴京参加礼部考试。”

“贫僧亦参加,并且得到了僧衣。”

“贫僧此番来见王爷,是想送王爷一顶白帽子。”

“白帽子?”朱棡一时有些糊涂,皱眉琢磨,最后一句话什么意思。

啪!

某刻,顿时勃然变色,猛地拍案起身,指门怒叱:“你这妖僧,马上给本王滚!不然,休怪本王不客气!”

他是王爷,送他一顶白帽子……

皇!

这番对话,若是传到父皇耳中,他马上就会步老四的后尘!

道衍起身,双手合十,从容行礼后,说道:“贫僧今日之言,永远有效,殿下任何时候改变主意,都可派人将此物,送于贫僧。”

“贫僧收到信物后,会为殿下,赴汤蹈火。”

话中,道衍把手中佛串放在桌上。

倒退几步,停下来,笑着从容补充道:“出了殿下的门,贫僧就会去见秦王殿下。”

“但请殿下相信贫僧,贫僧属意的,永远是殿下。”

这次说完,道衍不再停留,转身离开。

直到道衍消失,朱棡才收回视线,视线落在,桌上的佛串,神色变幻着,犹豫不决。

手……

几次伸出去,又‘嗖’的一下缩回去。

某刻,端起茶杯,烦躁的灌了口茶水,起身来回踱步。

偷偷收藏这串佛珠意味着什么,他很清楚!

……

道衍走出朱棡所在的小院,步履轻快,笑容十分从容自信,似乎,笃定了,朱棡一定会收下他的信物。

哎!

某刻,突然叹息……

“一个敢对朱元璋这等皇帝,明目张胆喊出夺嫡的皇子,其胆魄、心志,才最值得辅佐,可惜了……”

“此王志不在皇位!”

“不过,如今志不在此,可将来呢?谁又能说清楚呢……”

其实,他更欣赏朱棣。

若朱棣有夺嫡之心,哪怕被贬为庶民,他都愿意为其谋划。

可通过对朱棡旁敲侧击,他已经十分肯定,朱棣志不在夺嫡!

至少现在,就是如此!

喊出夺嫡,分明就是给皇帝敲警钟。

为了给朱元璋示警,就敢明目张胆,喊出夺嫡!

这种人胆魄大,且心志坚定,他无法动摇。

所以,退而求其次,只能从朱樉、朱棡二人中选择。

晋王朱棡……

便是他暂时选定的潜龙!

“我姚广孝精通儒释道三教,才能不输刘伯温、李善长,奈何天下乱时,我尚年幼,如今,天下已定,却无我施展之地……”

“佛祖可再造佛国。”

“这天下不给我施展机会,便再造一个!”

不甘说着,脚步更加坚定,直奔朱樉小院。

在院外。

对朱樉的随从,报上姓名:“贫僧道衍,精通儒释道三教之长,刘伯温、李善长不入贫僧法眼。”

“请转告秦王殿下,贫僧给殿下,送来一场大富贵!”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