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他在边关做小兵,认识了同样前来当兵的李锐。
刚开始,他们分配到一起做伺候,共甘共苦过一段时间。
后来,由于他表现良好,被当时的将军看重,调到了骑兵营,和李锐分开了。
几年以后,他已经当上了一名副将,意外得到李锐的消息,听说受了伤,伤了左手,不能再继续当兵。
李锐还特意求到他面前,说自己家中条件困难,一旦回乡,日子不会太好过。
他看在一起出生入死的情分上,帮了李锐的忙,动用关系将他调入京城,在兵部管辖的衙门里做个小官。
后来,他不再打仗,返回京城,李锐和他偶尔碰面,会一起喝酒。
谁能想到,这样一个人,竟然对他不怀好意。
这次,他本想将李锐套上麻袋,将人给带走。
听完里面的谈话,他改变了主意。
站在李锐背后之人,应该是朝中某位皇子。
他今晚动了李锐,也就变相地告诉那个人,他已经有所察觉。
既然如此,那他就得换个策略。
闺女的告诫他记在心里。
也不能平白放李锐走,他该怎么做呢?
想到闺女说的事再次得到验证,陶致弘打心眼里认定自家闺女的不凡。
闺女实在太厉害了,这么秘密的事情她都知道,他觉得比陛下手底下的善于探听消息的魈羽卫都厉害。
一定是家中祖宗显灵,在保佑警示他们一家。
不管闺女如何知道这些重要消息,他以后都要在闺女那想办法,尽量多探听京城内外的信息。
听到屋内的动静,陶致弘闪身飞上了房顶。
就在这时候,东厢房的门打开。
李锐从里面走出来,陶靖宇热情相送。
上马车之前,李锐再三嘱咐,“明日一早,伪装成你大哥,骑马出门,以后,这座宅子,不要再来了,剩下的事,交给我就成了,其他的一律不需要你管。”
陶靖宇郑重地表示知道。
不久后,马车驶出院子,房门从里面关上。
黑暗中,一群人飞身出了院子,紧紧跟上那辆行驶的马车。
当马车穿过长长的小巷子,拐上大路上之时,突然被人袭击。
车夫被人瞬间打晕,坐在马车内的李锐刚起警惕之心,就在一阵眩晕中昏迷过去。
掀开车帘,确认是李锐之后,镇国大将军府的护卫铁山手一挥,两名身穿黑衣的蒙面人跳上马车,将人装进麻袋内,扛起人消失在夜色里。
陶致弘带着另外一部分人看着远去的人影,郁闷的心稍微好了一丁点。
明日早朝,他倒要看看,是那些牛鬼神蛇在乱舞。
第二天。
文武百官鱼贯而入,秩序井然地行走在通往皇宫的御道上,入朝觐见。
朝堂之上。
建昌帝一身明黄衮服龙袍,高坐在龙椅之上。
随着御前太监赵充那尖细而沉稳的嗓音响起:“有事启奏,无事退朝。”朝堂上的百官们立刻安静下来,一天的早朝正式开始了。
督察员的御史大夫林仕荣,立刻出列启奏,“启禀陛下,臣有本要奏。”
他面色严肃地双手呈上奏折。
赵充怀抱拂尘,快而稳地小跑下御阶,接过奏折,奉到建昌帝面前。
建昌帝打开奏折,看完上面的内容后,怒不可遏,将奏折掷于地。“陶致弘,你身为朝廷命官,竟敢公然豢养男宠,被人亲眼遇见,遭人非议后,口出狂言,声称皇家无权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