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大海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大秦:隐忍十八年,废柴皇子杀疯了赵凌赵高全文免费

大秦:隐忍十八年,废柴皇子杀疯了赵凌赵高全文免费

夏山河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公子,核实过了,前日陛下驾崩消息是真的!”赵凌身着一袭黑色长衫,正在院中练剑,一名须发皆白的老者匆匆进院,眼神中充满了激动之色。“竟然是真的!”赵凌眉头紧皱,始终有些不敢相信。今年是始皇三十五年。一个月前,秦始皇焚书坑儒,扶苏上书劝谏,被贬上郡。秦始皇应该是两年死后在东巡路上才对。赵凌穿越成嬴政的二公子赵凌,史书之上都没个姓名,如果不是穿越,大概就会在两年后被胡亥处死。他不想待在咸阳等死,故而在年幼的时候就在世人面前表现得愚笨痴呆,不习文也不练武,十三岁还不会写字,身体孱弱,连马都不会骑,这也让他的存在感显得极低。秦始皇本来就把大秦的未来寄托在扶苏身上,见赵凌如此平庸无能,看在眼里也烦,赵凌说他想去三川郡当个郡守历练一番,秦始皇也...

主角:赵凌赵高   更新:2025-04-25 15:58: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赵凌赵高的现代都市小说《大秦:隐忍十八年,废柴皇子杀疯了赵凌赵高全文免费》,由网络作家“夏山河”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公子,核实过了,前日陛下驾崩消息是真的!”赵凌身着一袭黑色长衫,正在院中练剑,一名须发皆白的老者匆匆进院,眼神中充满了激动之色。“竟然是真的!”赵凌眉头紧皱,始终有些不敢相信。今年是始皇三十五年。一个月前,秦始皇焚书坑儒,扶苏上书劝谏,被贬上郡。秦始皇应该是两年死后在东巡路上才对。赵凌穿越成嬴政的二公子赵凌,史书之上都没个姓名,如果不是穿越,大概就会在两年后被胡亥处死。他不想待在咸阳等死,故而在年幼的时候就在世人面前表现得愚笨痴呆,不习文也不练武,十三岁还不会写字,身体孱弱,连马都不会骑,这也让他的存在感显得极低。秦始皇本来就把大秦的未来寄托在扶苏身上,见赵凌如此平庸无能,看在眼里也烦,赵凌说他想去三川郡当个郡守历练一番,秦始皇也...

《大秦:隐忍十八年,废柴皇子杀疯了赵凌赵高全文免费》精彩片段

“公子,核实过了,前日陛下驾崩消息是真的!”
赵凌身着一袭黑色长衫,正在院中练剑,一名须发皆白的老者匆匆进院,眼神中充满了激动之色。
“竟然是真的!”赵凌眉头紧皱,始终有些不敢相信。
今年是始皇三十五年。
一个月前,秦始皇焚书坑儒,扶苏上书劝谏,被贬上郡。
秦始皇应该是两年死后在东巡路上才对。
赵凌穿越成嬴政的二公子赵凌,史书之上都没个姓名,如果不是穿越,大概就会在两年后被胡亥处死。
他不想待在咸阳等死,故而在年幼的时候就在世人面前表现得愚笨痴呆,不习文也不练武,十三岁还不会写字,身体孱弱,连马都不会骑,这也让他的存在感显得极低。
秦始皇本来就把大秦的未来寄托在扶苏身上,见赵凌如此平庸无能,看在眼里也烦,赵凌说他想去三川郡当个郡守历练一番,秦始皇也就直接允了,还将朝中摸鱼的尉缭派去辅佐他。
这些年来,赵凌在三川郡暗中发展自身实力,用后世的一些发明制作出琉璃细盐砖瓦等珍稀之物,从六国贵族那里挣了不知多少钱。
他还招揽能人异士收为门客,好肉好酒招待,礼贤下士那套玩得炉火纯青,可谓是深得人心。
他又命人造船出海,寻来一些后世才有的农作物尝试培育,极大地提高了三川郡的粮食收成。
最后连火药大炮这些都让他搞出来了。
至于三川郡的情况,也是被赵凌通过各种方法封锁消息,前来的探子要么被收买,要么被掩埋。
哪怕是嬴政都快忘了自己这愚笨的二儿子,更不要说咸阳那些大臣们了。
赵凌原本想着,等嬴政驾崩之后,那也不用等别人了,自己直接带兵攻入咸阳,咸阳城内还有他老舅上将军王离里应外合,拿下赵高李斯之流轻而易举!
扶苏若是被逼死了,自己这个二公子不当皇帝谁当?
难道眼睁睁看着大秦帝国被赵高那个阉人把持?
赵凌脸上没有任何的悲伤,收了剑,扭头问一旁的白衣剑客:“盖先生,我命你训练的死囚营有多少人了?”
盖聂冷着张脸:“死囚营现在由韩信训练,应有万余人。”
听到万余人,赵凌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死囚营是他的敢死队,也是他的精锐部队。
一群本就该死之人,赵凌不仅免了他们死刑和牢狱,管他们吃喝,还许下从龙之功,让盖聂授他们武艺,他们岂有不拼命的道理?
赵凌又问老者:“尉丞相,若朕明日就要摆驾回咸阳宫,马匹军甲等一切军需可准备妥当了?”
这位老者正是秦朝有名的著名军事家和政治家尉缭。
他本来是得到了嬴政赏识,但他迷信面相占卜,认定嬴政的面相刚烈,有求于人时可以虚心诚恳,一旦被冒犯时却会变得极之残暴,所以早就想要逃离咸阳。
当他见了赵凌,只因赵凌的面相便心生欢喜,再与赵凌探讨一些兵法之后,对赵凌倾佩不已,更是决心效忠,始皇帝命赵凌到三川郡当郡守,问朝中大臣谁愿辅佐,他自然第一个站出来。
尉缭听到赵凌自称朕,又喊他一声尉丞相,那张满是皱纹的脸上满是笑意,激动地应和道:“陛下,万事皆已准备妥当,三川郡十万将士愿护送陛下回宫。”
“五千战马皆已披甲,十万副将士的战甲也打造齐全。”
“公输先生那边已造出三千把霹雳枪,钢珠子弹十万发,完全够用。”
“红衣大炮有些少,不过一百门,炮弹倒有三千发。”
“存储的粮食也够十万将士吃上一个月。”
尉缭在旁边如数家珍地说着,越说越兴奋。
他在赵凌身边待了五年,这五年里,三川郡在赵凌的管理下宛如人间仙境,原本的深山老林中被开垦出来,到处可见平整干净的道路。
三川郡的百姓,每家每户都有良田数亩,家畜十余只,每年还有不少余钱,更是住上了结实的砖瓦房。
对比大秦其他县郡百姓衣不裹体,食不果腹,三川郡的百姓过的简直就是神仙般的日子。
始皇帝驾崩,只要扶苏一死,赵凌根本无须召兵,身为二公子继承皇位名正言顺,只需他一声令下,整个三川郡的男人都愿为他一战,又何止尉缭所说的十万将士?
这样的人若是当上皇帝,那才是天下百姓的福祉呢。
“尉丞相,飞鸽传书,命蒙恬护送扶苏公子到三川郡,明日辰时,让人将复扶苏公子被赐死自杀的消息传遍整个咸阳。”
“命韩信为上将军,明日辰时,全军开拔,酉时将咸阳城围住,以烟花为号,届时自会有人打开城门,不必攻城。”
“红衣大炮带上十门,在城门外打上几炮,只弄出些动静吓唬吓唬城里的人就好,别把城墙给轰坏了,否则还要朕花钱修。”
赵凌之所以准备这么多,可不是单单为了解决赵高和胡亥,夺取皇位。
秦始皇一死,项羽刘邦,诸子百家,以及那些六国余孽都会有所动作。
等他当上皇帝,这些人要么老老实实当他的臣民,自己还能保他们衣食无忧,只要敢反,那便让他们感受一下来自后世科技的碾压。
赵凌吩咐完尉缭,扭头问盖聂:“盖先生,可敢随朕先大军一步进咸阳探上一探?”
盖聂眼皮一抬:“有何不敢?”
尉缭闻言大惊失色,连忙劝道:“陛下何苦犯险?明日陛下亲率大军攻入咸阳,岂不更为稳妥,提前进城,若是遇上刺客......”
赵凌微微摆手,打断了尉缭的话:“尉丞相,咸阳城的将士也是朕的将士,若是能兵不血刃当然是最好的,盖先生在我身旁,什么刺客能近我身?”
尉缭老泪纵横,跪地叩拜,大呼:“陛下仁德!”
仁不仁德的,赵凌真不在乎,只是咸阳城中有太多他安插的人,真打起来容易伤到自己人。
尉缭跪在地上,叩首完毕,抬头之时,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之色,劝诫道:“陛下,公子扶苏不可留!”
“丞相不必多言!领命就是!朕要扶苏活着。”赵凌手持长剑,吩咐完尉缭,对盖聂道,“盖先生,随朕进城,会一会那朝中的奸人!”
......
咸阳宫,始皇寝殿的密室之中。
始皇帝嬴政身着玄色便服,他眼中血丝密布,但声音依旧威严厚重:“章邯,赵高和李斯可将朕的旨意传去了上郡?”
章邯身披玄甲,半跪在地,垂首抱拳道:“禀陛下,中车府令与左丞相三日前已经将陛下御召快马送往上郡。”
嬴政闻言点头,满意地笑道:“朕倒要看看扶苏若是当上皇帝,又能有何等作为。”
一个月前,嬴政焚书坑儒,那是因为他的侍医夏无且检查出他已经中了丹毒,并验证了所谓的仙丹就是毒药。
那次坑杀的大都是一些招摇撞骗的方士,其中也不乏儒家那些想要控制扶苏的人。
夏无且时至今日也还没找到解丹毒的方法,推断嬴政最多还有三年寿命。
除了试探扶苏治国的能力,他还想看看,若是他驾崩了,朝堂上的六国贵族和诸子百家会有什么反应。
若是这些人敢露出一丝反意,或是想控制扶苏,那嬴政并不介意在临死之前大开杀戒,浮尸百万,流血千里。
三年时间,嬴政要为扶苏清除一切后患!

大秦朝堂之上,哪怕是以前嬴政上朝的时候,大臣们也时长吵得不可开交。
文臣指着对方鼻子甚至是指着嬴政唾沫星子横飞,武将一言不合撸起袖子就是一顿干架,这类事情早就成了常态,连嬴政都见怪不怪了。
蒙武这些年退居二线,偶尔上朝也大都只是闭目养神,但他早年伐齐灭楚,杀敌无数,王翦两年前退隐之后,他就是大秦军界第一人。
蒙毅也深知自己父亲脾气实则火爆如雷,看他那眼神,自己要是敢再多说一句,他肯定上来就是一顿拳打脚踢,根本不会给任何人面子。
老子打儿子,那不是天经地义吗?就算始皇帝见了也最多轻飘飘地劝上两句然后坐在一旁看热闹。
蒙毅就算再急,也只能悻悻地看了赵凌一眼,然后拱了拱手,坐回自己的位置。
冯去疾和淳于越见状也只是坐山观虎斗。
要是赵凌拿蒙武开刀,降罪于他,那可就是得罪整个军方。
赵凌根基不稳,就算城外有三十万大军,但那三十万大军中有多少曾是蒙武的旧部?
蒙武不认新皇,赵凌凭什么登基?
杀了他?
且不说蒙武在大秦的影响力巨大,蒙恬、蒙毅会坐视不管?他们可都是手握重兵的将领啊!
赵凌和蒙武对视了一眼,只是笑道:“蒙老将军老当益壮,朕会听你的建议,善待扶苏的。”
蒙武承不承认赵凌皇帝的身份,在赵凌看来根本不重要。
赵凌兵强马壮,年轻力富,蒙武就算再有威望,他已经老了,他的两个儿子都已经拜在赵凌门下,自己还有韩信和张良这等奇才,这还不能控制秦国军政,那才叫好笑。
蒙武骂完蒙毅之后,眼睛一直都盯着赵凌,他想要从赵凌的脸上找出愤怒,找到一丝的杀意,甚至是一点点的情绪波动,从而来判断赵凌这个人的性格。
很可惜,他失望了。
赵凌那从容不迫的样子让蒙武产生一种错觉。
他好像在凝视不可见底的万丈深渊。
赵凌若不是城府极深,喜怒不形于色,那便是根本就不在乎他的看法。
根本就不在乎蒙武是否承认他这个皇帝。
蒙武眉头紧锁,沉声道:“请二公子回答淳于越的第二个问题,天下政事如此繁忙,陛下又打算派何人处理?”
赵凌忍不住大笑:“蒙老将军和淳于仆射考虑得真是周全,不过朕早已安排好替补这些官员的能人。”
“来人,宣张子房、萧何以及三川郡学子进殿。”
咸阳宫外早就候着的张良和三川郡学子听到宣召,依次进殿。
张良身着朴实的道袍,长相俊美,气质超凡脱俗,进殿之后,拱手行礼:“张子房见过陛下。”
“子房先生无需多礼!”赵凌的表情突然变得严肃起来,郑重地下达任职,“朕任你为左丞相,你任职之后察看有哪些职位空缺,从三川学子中根据他们的能力匹配相应的职位,明日早朝上一份奏折与朕,可否?”
张良点头:“张子房定不负陛下所托!”
淳于越立刻起身大声喊道:“陛下!张子房乃是刺杀始皇帝的反贼,怎可入朝为相?”
群臣皆起,反对之声不绝于耳。
张良在秦始皇二十九年时,曾于达阳武县埋伏刺杀东巡的嬴政,刺杀失败,他虽逃走,但也成了大秦的通缉犯。
秦始皇刚驾崩,赵凌竟然要任命张良为左丞相,这岂是为人子的做法?
不说文臣,连那些武将的脸色都难看无比。
一个刺杀始皇帝的通缉犯,未曾立过任何功劳,一进朝堂就封相?
那他们这些年在战场之上奋力杀敌有何意义?
若不是蒙武没有发话,武将们恐怕早就跳起来跟淳于越他们一起反对了。
张良在众位大臣的唾沫星子前不动如山,面不改色,神情怡然自得。
赵凌突然喝道:“够了!都给朕闭嘴!谁敢再说一句,杀无赦!”
哪怕他说出这样的话,朝堂之上的声音并没有减少太多。
“廷尉孟巍然死谏,若陛下一意孤行请赐死臣下,孟巍然去了九泉之下,见了始皇帝,也是无憾!”
“常奉西文彦死谏!”
“典客白祁死谏!”
......
文臣又是一群死谏者,这些人全是大秦三大氏族的官员。
赵凌眼神中寒光四射,扫过在场众人。
冯去疾和淳于越刚想起身,便被赵凌这个眼神吓了回去,刚才叫得最厉害的淳于越更是直接选择了闭嘴。
他们与赵凌已有过几次交锋,直觉告诉他们,赵凌很危险,甚至比始皇帝还危险。
在没有琢磨透赵凌性情的情况下,最好不要贸然求死。
他两人未动,跟随他们那些官员本来还想跟着三大氏族一起死谏,刚刚又被赵凌扫了一眼,也都缩回去等着看情况再定。
反正三大氏族都已经死谏了,赵凌这个皇位都还没坐稳的人,难道能真的杀了他们不成?
张良封相之事定然就此作罢,也算他们贵族世家在赵凌面前赢下的第一场了。
哪怕如此,大殿之上站着死谏的臣子依旧有十余人。
这也是三大氏族第一次联合对抗赵凌。
廷尉孟巍然、常奉西文彦、典客白祁皆是三族族长,也都位列九卿之职。
另外跟着他们一起死谏的大臣们也都身居要职。
为首三人皆一副傲然之色盯着赵凌,哪怕被赵凌的目光扫过,依旧不避不让,更不可能妥协。
三大氏族的底蕴就在那里,赵凌有三十万大军有能如何?始皇帝都不敢动他们。
赵凌一个尚未登基的毛头小子岂敢?
“好!很好!”赵凌不怒反笑,九卿之职掌握在这些人手里,他可不安心,正愁找不到理由对他们动手呢,他们主动把头伸出来了。
孟巍然以为赵凌已经妥协,指着张良,义正言辞地说道:“既然陛下愿意听臣等的建议,那便请即可诛杀此贼,以慰始皇帝在天之灵!”
冯去疾和淳于越也看明白了,赵凌终究还是迫于三大氏族的压力,不敢用张良。
此番也算大获全胜了吧。
张良不能用,那什么萧何和三川学子自然也不可能再用,朝堂之上空缺出来的这些官职,终究还是得落在各方贵族世家或是有名望的诸子百家手中。
赵凌该明白,有时候光有兵马是远远不够的!
“来人!把这些死谏的大人们打入死牢,秋后问斩!”

“赵凌!你敢!”孟巍然也是被惊到了,他无论如何也没想到,赵凌真的敢杀他们,也顾不得其他,直呼其名,“你可知你在做些什么吗?你可知我们三族为大秦统一霸业做了多少事情?没有我们历代族人的浴血奋战,哪有今日的大秦帝国?”
白祁更是直接叫嚷道:“你这小儿别以为兵临城下就能为所欲为!你敢杀我三人,那就等着大秦葬送在你手里吧!”
西文彦也是冷冷一笑:“赵凌,就算是始皇帝在世,也不敢杀我等,你凭什么?”
大秦孟西白三大氏族可不是六国贵族,他们都是老秦人,乃是秦穆公成就霸业的三个名将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的后代。
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前,东征西讨,所需财力物力,粮草军马,有半数都是这三族提供。
作为秦国的老世族,他们在秦国的政治和军事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哪怕商鞅变法之后,他们失去了一些特权,其势力依旧不容小觑,他们也是嬴政用来制衡六国贵族和诸子百家的重要砝码。
也可以说,他们属于嬴政的自己人。
赵凌打击六国贵族,针对儒家法家,杀了赵高李斯,他们甚至还偷着笑。
朝堂之上空出这么多官职,不正应该留给他们三大氏族的子弟吗?
现在可好,赵凌不仅不重用孟西白三家,竟然要让一个刺杀始皇帝通缉犯担任左相,凌驾于他们三家之上?
孟巍然他们自然不能忍!
大军兵临城下又能如何?
三大氏族掌控着大秦的经济命脉,军中更有不少干将,赵凌敢动他们,那便是要拆了始皇帝辛辛苦苦统一的大秦王朝。
赵凌没有回应他们,因为韩信已经带着死囚营的精锐大步进殿,就要将他们一行人拖出去。
武将那方,也有这三大氏族之人见状终于按耐不住,纷纷站了出来,其中一人对蒙武大声喊道:“蒙老将军,你就眼睁睁看着他胡来吗?这么下去,大秦真的要亡了啊!”
蒙武分析着眼前的局势,眉头紧锁,对赵凌大声喝道:“二公子,你这是要断了大秦的根基吗?他们三位乃大秦栋梁,你要为了一个刺杀始皇帝的叛逆杀了他们吗?”
韩信和一众死囚营将士也不由停下了动作,纷纷看向赵凌。
如此形势,赵凌如果一意孤行,怕是要众叛亲离。
赵凌看都不看蒙武,对韩信挥了挥手:“朕令你将人都关进死牢,你想抗旨?”
“不敢!”韩信说完,死囚营的将士已经将一众官员架出了咸阳宫。
武将们纷纷要上前动手,但他们手无兵刃,死囚营的将士也都是盖聂教出来的高手,顷刻之间,他们纷纷被制服。
“赵凌!你不得好死!”
“大秦六世之功将尽毁你手,你死后以何脸面去见大秦历代君主?”
大殿外充斥着大臣们各种骂声,赵凌咂了咂嘴:“一个个的又说要死谏,真让你们死又不高兴了。”
蒙武脸色阴沉,他真看不懂了。
这真是始皇帝选的继承人?
他莫不是疯了吧?
这三人一死,大秦必乱!
没有三族的鼎力相助,大秦又将面临断钱断粮的风险。
三大氏族的人若是就此造 反,六国贵族余孽浑水摸鱼,随便干点什么,始皇帝好不容易统一的大秦王朝又将分崩离析。
冯去疾和淳于越等人也是彻底看傻了。
他来真的?
人家说死谏,那是让你思量问题的严重性,你还真敢杀啊?
他们这群人如今看赵凌一眼都感觉后怕。
代表老秦人的三大氏族族长出言死谏都来了个秋后问斩,他们这些人若是跟着死谏,岂不当即赐死?
赵凌今日赐死的人可是不少了。
“还有哪位要死谏的?不妨站出来!”赵凌也不管他们怎么想的,目光再次扫过又少了一半的官员。
这一次,朝堂之上无一人敢应话。
孟巍然他们都被直接打入死牢了,谁人还敢冒这个头。
众人眼中,这位二公子赵凌简直就是个疯子。
或许因为他年轻,不像始皇帝考虑那么多,也不管什么大局,他才这么疯吧。
大秦可能因为他这番行为覆灭,那也都是将来的事了,现在却是谁冒头谁死。
“那现在开始,张子房便是左丞相,萧何任太尉一职。”
“韩信上前听封。”
“朕任你为郎中令,掌殿中议论、宾赞、受奏事、宫廷宿卫之事。”
“韩信,明日早朝之前,朕要你将咸阳城中孟西白三族的男丁全都请到咸阳宫来。”
“顺便告诉他们,他们的族长已经被朕下了死牢,目前暂定秋后问斩,命他们明日早朝之前选出新任族长,若在秋叶落地前有所建树,朕可以免孟巍然等人死罪。”
赵凌一顿快刀斩乱麻,只是给张良、韩信、萧何三人封了官职,另外让张良和萧何从三川学子中提拔,明日拟出新任官员的名单。
“诸位,天色不早了,散朝吧!有什么事明日再议。”
赵凌说完便起身离开咸阳宫,今天忙碌了一天,都已过了戌时,他实在不想加班了。
整个咸阳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三十万大军围得水泄不通,有什么事明天再做也一样。
他也需要让这些大臣们好好想想今后该怎么跟自己说话。
动不动就死谏,真当他不敢杀人吗?
蒙武从咸阳宫走出,为大秦的未来忧心忡忡,也不知陛下是否知道赵凌今日在朝堂上的所作所为。
为什么陛下还不现身?
再让赵凌这么折腾下去,大秦真的会亡。
起初他还以为赵凌是经国之才,还在心中暗暗赞叹始皇帝好谋划,如今看来,他们都看走眼了。
赵凌竟然蠢到为了一个张良将三大氏族的族长下狱,简直愚不可及!
后面妄图处理三大氏族的手段也是粗浅无比,他真以为三大氏族的人会妥协?
明日早朝,若三大氏族的人拒不选出新族长,直接逼宫,赵凌难道还能把他们全杀了?
想到这里,蒙武忍不住打了一个寒颤,好像......真有这个可能。
蒙武没走几步,一个宫廷侍卫走到他身边,低声说道:“蒙老将军,陛下有请。”
蒙武叹了口气,如今的局面,还只有始皇陛下来破了。
真不知道始皇陛下怎么看上赵凌的,是看中他的政见相同,或是他的气魄胆识,但那小子太疯了,让他当上皇帝,大秦不到半月就得灭亡。

“冯丞相是想劝朕杀了扶苏?”
赵凌看着冯去疾,脸上微带笑意,饶有玩味的语气,“如果扶苏已死,不知冯丞相可愿效忠于朕?”
冯去疾收敛了笑容,沉默片刻,闷声道:“若扶苏公子已被赵高那奸人所害,二公子今日所为,便是为兄报仇,为父守业!大义所向,冯去疾自当忠君效国。”
他有些不太明白赵凌是的意思。
暗示懂吗?
什么叫暗示?就是有些话根本就不能挑明。
扶苏就不能已经自杀了吗?
他自杀是因为赵高李斯传的假诏,一切罪责都不在赵凌身上,日后史官最多只能说赵凌为了大局诓骗百官,他还为扶苏报了仇,这可比弑兄篡位听起来好太多了。
赵凌又问:“那冯丞相以为,若扶苏已死,接下来朕该怎样才能稳固朝堂?”
冯去疾眼底闪过一道精光,计策脱口而出:“ 那二公子当将扶苏之死讯传给丞相王绾,联合儒家,控制住咸阳兵力,那些世家贵族根本就不在乎何人当皇帝,只要二公子能许以重利,这些人定会臣服。”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赵凌沉声道,“当年大秦便是如此灭了六国,朕的父皇,朕的先祖连六国都打下来了,丞相让朕去贿赂那些世家贵族?”
“这与那灭亡了的六国有何区别?”
“这天下究竟是朕的天下,还是他们的天下?”
冯去疾大惊失色,他惊的不是赵凌的观点和他的才华,而是他感觉到,这位二公子是想动那些贵族世家。
“二公子可知始皇帝为何不杀那些贵族世家?”
赵凌冷笑道:“无非就是他们人数太多,卿大夫贵族往往都是一族族长,势力盘根错杂,若是杀了他们,天下百万之众将会反朕,儒生文人也会对始皇帝口诛笔伐,天下溃散,想要一统天下难于上青天。”
冯去疾眉头紧皱:“二公子若不想对他们许以重利,那就将他们禁足于宫中,老臣这些年也有些虚名,愿为公子作保,令咸阳不乱,等公子完全控制军队,再放他们出宫。”
“行了,冯丞相,也不劳你作保了,暂时不需要你做什么,申时一到,你也出宫去吧。”赵凌笑道,“顺便说一句,扶苏真没死,而且父皇葬礼之上,他得出现才行。”
赵凌已经判断出冯去疾并不是扶苏那一党的,如果大势在他这边,冯去疾也会出谋献策,说明他是可用之人,这就足够了。
冯去疾脸上神情变幻莫测,他实在看不懂赵凌想要干什么?
当着他的面表达出对世家贵族的不满。
要知道他的先祖乃是韩国战将冯亭,他本人就是贵族世家的代表。
赵凌将自己留下之后,说了这么多,他也给出了很中肯的建议,按理说赵凌也听懂了,只要按他说的做,十有八九是能踏踏实实坐上皇位的。
但赵凌竟让他什么都不做?
更离谱的是,他还一口咬定扶苏没死,还要让扶苏来参加始皇帝的葬礼?
冯去疾只能冲赵凌行了一礼,然后退了下去。
他满脑子的疑惑,从赵凌的言行举止来看,赵凌并非什么愚笨之人,但为何会做出这等愚蠢之事?
迎扶苏进咸阳,那这皇位肯定易主!
实在令人费解啊!
冯去疾走后,王离实在按耐不住劝导:“陛下,冯去疾说得在理啊!”
赵凌望着王离,笑道:“朕知道他说得在理,那也是兵不血刃,最有效的方法,但这天下不是他们世族的天下,是朕的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
“朕已经给过他们机会了,朕的大军酉时便会抵达咸阳城外,该打的仗少不了,该杀的人,也躲不过去。”
赵凌就是要看看反贼在哪?
他都篡位了,哪里还容得别人谋反?
申时放出宫的大臣,只要有谋反的动向,有一个算一个,都得死!
“大军?”王离激动不已,“陛下有多少兵马?”
赵凌回道:“十万!”
“足矣!”王离没有再问这十万兵马是从何而来,又如何抵达咸阳,他看出了赵凌的才能和雄心,这个时候只能无条件相信他了。
咸阳宫内,文武百官被暗网的杀手和一众禁卫盯着。
文官以王绾为首聚在一起窃窃私语。
武官以蒙武和蒙毅父子为首站在另一端。
蒙武须发斑白,但站在那里闭目养神,也宛如一尊武神。
无论是李斯宣布始皇遗诏,还是赵凌横空出世搞出这么大的动静,他都没有任何的表示。
这些禁军和暗网的杀手也不敢对这位老将军表示任何的不敬。
说句不好听的,以蒙家子弟所立军功,无论是谁当皇帝,都不得不拉拢蒙武。
更何况现在蒙恬在上郡还有三十万兵马呢。
武将们见蒙武什么姿态,他们跟着做便是,根本不用考虑太多。
王绾这些文臣平日里没少骂嬴政穷兵黩武,也看不起那些武将,被赵凌吓得屁滚尿流后,终于意识到一个问题。
这些武将今天怎么都这么老实?
王绾和文臣们怕禁军和暗网的人向赵凌通风报信,也都不敢商讨,但他们心中都有自己的打算。
亦有不少人跟冯去疾想到一起去,认为赵凌根本就不可能让他们出宫。
王绾走到蒙武旁边,也不怕旁边的人听到,拱手道:“蒙老将军,二公子可真是有雷霆手段啊。”
蒙武身子微晃,睁开眼,一副睡眼蒙眬的样子,擦了擦嘴边的口水,看了看王绾,又看了就看蒙毅:“这小子有什么雷霆手段?”
蒙毅尴尬一笑,也不说话。
王绾在心底暗骂了一声老东西,但脸上笑容不减:“蒙老将军以为,到了申时,赵凌公子会让我等出宫吗?”
“申时就知道了。”蒙武打了个哈欠,“要是不放我们出宫,那也得管饭吧,我看赵凌公子也不是小气的人,宫里饭菜该比我家里好。”
王绾见蒙武这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也是相当恼火,但有些事情又不敢说得太直白。
他哪里知道,蒙武作为大秦的老将军,嬴政假死这件事,他也是知情者,赵凌做什么,在他看来都是无所谓的,最后始皇帝只要现身,一切问题都会得到解决的。

秦皇寝宫。
假始皇的遗体就冰封在中间的青铜棺之中。
赵凌一步步走到青铜棺前,看着这位千古一帝的尸体,内心百感交集。
他是穿越者,但也是秦始皇的儿子赵凌。
赵凌先是双膝跪地,冲青铜棺结结实实磕了三个响头。
他却没发现,寝宫暗处,有一双眼睛正观察着他的一举一动。
磕完头,赵凌起身坐到青铜棺旁,又看了看棺中的尸体,忍不住长叹了口气:“父皇啊!离开咸阳前,儿臣就劝你别信那什么仙丹,这世上哪有什么长生不死啊。”
“你我父子一场,你也是我最敬佩的人,我也猜到你未必能听我的,所以让你多喝些牛乳和鸡蛋清,或许还能多活几年,看样子您也是一句没听进去啊。”
“可惜如今您也听不到了,有可能听了还是不会信。”赵凌苦笑着摇了摇头,望着棺木中的尸体,“放心吧,扶苏没死,我让蒙恬把他送去三川郡了,他在三川郡会过得很好。”
“胡亥那小子可就真不是个东西了,我也可以看在您的面子上不杀他,但他这辈子也别想出天牢了。”
赵凌幼时跟嬴政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又分别了五年,连赵高和李斯都无法分辨出来的假身,他自然也是认不出来的。
可无论是今生还是前世,他对这位一统华夏大地的帝王都充满了无限好感,见着嬴政的尸体,不免絮叨起来。
这是一位儿子对父亲的怀念,也是一个穿越者对千古一帝的崇敬。
扶苏和胡亥都可以不死,因为赵凌根本就不怕有人打着他们的旗号造/反。
什么君权神授,得国不正,他根本就不在乎。
皇帝,兵强马壮者当为之!
赵凌在寝宫待了足足一个时辰,自言自语般说了许多。
“父皇,您打天下虽然厉害,但终究还是操之过急了,还因为一句亡秦者 胡,倾全国之力打那些胡人,实在太亏了,那些胡人算个屁,拿捏他们还不简单?”
“亡秦者 胡,有没有可能这个胡说的是胡亥呢?”
“父皇,儒家有句话说得很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果您在天有灵,就看看儿子收尽天下民心,看看那些跳梁小丑们拿什么造 反?”
赵凌说完,起身又朝棺中尸体深深鞠了一躬,这才走出寝宫。
密室之中,嬴政见到再次来报的密探,摆了摆手,冷声笑道:“先别说,让朕猜猜那逆子进了寝宫会做些什么,说些什么。”
密探半跪在地,垂首不言。
始皇陛下雄韬伟略,识人无数,有些人根本就不用见,只听报来的信息便能猜出那人的性格人品。
嬴政冷笑了一声:“那逆子独自一人进了寝宫,是不是张狂尽显,以为自己算无遗策,从今天开始就君临天下了?”
“他肯定会站在那具尸体面前骂朕偏心,骂朕有眼无珠,骂扶苏该死!”
“朕现在真想看看他见到朕还活着又该是怎样的姿态,该不会也跪地求饶吧!”
嬴政长期服用丹药,本就失眠多梦,变得易怒暴躁,扶苏的死讯,赵高李斯的背叛,还有隐忍多年起事谋逆的赵凌更是让他心烦意乱。
在他看来,赵凌本就蓄谋已久,而且杀伐果断,绝对不是扶苏那等良善之辈,这样的人得了势,那必然不可一世的狂妄,又怎么会把他这位已经死了的父皇放在眼里?
密探跪在地上,身体微微颤抖着,一时间竟有些不知所措,他如果将自己所见所闻道出,岂不是打了陛下的脸?
但这么大的事,他也不敢顺着陛下说啊!
嬴政看出了密探的异常,更觉得是自己猜对了,心中杀意大起,怒道:“果然,这逆子绝非良善,可惜朕的扶苏!章邯!调集密卫,随朕出去,朕倒要看看一个盖聂是否能抵挡朕的千军万马!”
章邯还没来得及应诺,密探终于顶不住压力,连忙说道:“陛下,您猜错了!您误会二公子了,扶苏公子没死,他在三川郡......”
嬴政的眼眸中精光四射:“你说什么?朕的扶苏没有死?”
“二公子在棺前亲口说的,他说扶苏公子并没死,他已让蒙恬将军将扶苏公子送去三川郡,而且他并不像陛下所猜测的那般。”
嬴政很快冷静了下来,难道他真的看错赵凌了?
他既然想造 反,就算扶苏没有自杀,他又怎么会留扶苏的性命?
扶苏若是还活着,那些儒家门生只要知道了,肯定会拥护扶苏,他这二公子不过是三川郡郡守,这些年也不曾立下什么功劳,显露什么本事。
他今天就算杀了赵高和李斯,有朝一日,只要有人高举扶苏的大旗,天下人都会反他。
难道说他做的这一切是为了扶苏?
蒙恬什么时候又听他的号令了?
嬴政越想越心惊,突然发现自己竟然猜不出自己这位二公子想干什么了,干脆说道:“将你看到的,听到的,一个字不漏地说出来。”
当他听到赵凌进入寝宫就现在棺前磕了三个响头后,心中倍感欣慰,毕竟自己这儿子对自己还是很尊敬的。
听到赵凌再次提及牛乳和鸡蛋清时,嬴政疑惑地问夏无且:“夏无且,牛乳和鸡蛋清可解丹毒?”
夏无且和嬴政对视了一眼,慌忙下跪:“陛下,二公子所说,老臣不知,陛下不妨一试,这两物皆无害处。”
嬴政微微点头:“起来吧,命人准备牛乳与鸡蛋,朕要试试。”
从密探所报,赵凌目前的一言一行都像极了一个缅怀父亲的好儿子,嬴政被丹毒困扰多年,回想赵凌离开咸阳之际的确也曾说过,不由信了几分。
“接着说!”嬴政瞥了密卫一眼,心中也有些好奇,毕竟五年前,他还没有服用过所谓的仙丹,赵凌又怎么会在那时候提及这件事?难道他有未卜先知的能力?
密卫紧接着说的,都是一些类似儿子缅怀父亲的话。
“二公子握着您假身的手说,如果您能多活几年,他才不想当什么皇帝,毕竟当皇帝太累了,可您一死,秦国必定大乱,若他不站出来,整个秦国落在赵高那阉人手中,还真就要二世而亡了。”
嬴政闻言仿佛身临其境,躺在棺中,暗叹了口气,自己是真的错看了赵凌,这哪是庸碌无为之辈,原来他并不想当皇帝啊。
密卫说到后面,脸上的汗滴如雨挥下:“二公子最后说,您打天下虽然厉害,但终究还是操之过急了......”
嬴政没有打断密卫,而是安静地听他说完。
“操之过急?他懂什么?朕连六国都打下来了,区区蛮夷,岂能挡住朕大秦的铁骑?”
嬴政有他的骄傲,蒙恬此时正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长城也在修建当中,明明一切都那么顺利,匈奴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这逆子竟然说他操之过急?
还有什么亡秦者 胡,指的可能是胡亥?
嬴政脸上的肌肉不受控制地抽搐着,方士卢生发现的那本图谶符命之书中提到“亡秦者 胡也”,他一直认为这个“胡”说的就是胡人。
但如果这里的“胡”说的是胡亥......
嬴政一统天下之后,用人以贤,连那些六国的贵族,如今依旧还能在朝堂上活跃,哪怕那些儒生在大殿之上骂他暴君,只要说得在理,嬴政也没有因愤怒而杀人。
他从来不是一个偏执的君王,他胸怀丘壑,细细思量着赵凌最后所说的话。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嬴政冷冷一笑,“看来朕这个儿子也深受儒家的影响啊,朕倒很好奇,他拿什么收尽天下民心。”
嬴政很清楚,那些六国贵族在咸阳的势力,仅凭王离带的三千兵,想要彻底镇住整个咸阳,恐怕是不行的吧,而且他还杀了赵高和李斯,那两人的势力反扑,可不是羽翼未丰的赵凌可以抵抗的。
朕的二公子,如果你仅仅只有一个盖聂和王离,或是有一郡之兵,恐怕就要止步于此了。
嬴政笑了,在他看来,一切都还在他的掌控之中,扶苏没死,赵凌又显露锋芒,那就让他闹吧,趁着这个机会,看看赵凌的本事。
最后无论怎样,只要他出面,一切都会平息的。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